第十章 全民抗战 第2节
作者: 巴山居士更新时间:2020-02-25 17:31:20章节字数:3461

2


1937年9月25日凌晨。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


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右手紧握一把上海金陵兵工厂仿制的M1900式勃朗宁小手枪,左臂压在战壕上沿松软的黄土上,双眼直视前方,感觉自己的那颗心脏在“砰砰”直跳。


杨成武也算是身经百战、屡立奇功的红军著名指挥员了。他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干事、连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等职务。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率部作为前卫,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艰巨任务。


但今天这次战斗不一样。杨成武独立团的对手,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在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板垣征四郎乃日寇枭雄,“伪满洲国”的扶植,“华北自治”的策划,都有他的身影。“七.七”事变后,他的部队横行华北,两个多月几乎未尝败绩。


杨成武一边密切注视着前方动静,一边回想起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的点点滴滴。


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含泪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


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此时,侵华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省。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起攻击。


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9月23日,朱德、彭德怀在给林彪的指示中,指出:


“敌于昨夜以来,忽奇袭国民党军平型关阵地,现正激战中,第115师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但须控制一部于灵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左侧。”


为确保这场八路军与狂妄自称“不可战胜的日军”的第一次交锋的胜利,林彪曾三次亲自到平型关乔沟一带进行实地勘察。


第一次,他带着参谋人员和电台,首先到平型关关口,爬上关口北侧山岭,对着地图观察平型关以东的山势、河沟、村庄和道路,然后下山沿西跑池、东跑池公路到乔沟至东河南,察看峡谷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他乔装打扮,重点勘察了老爷庙前的地形和乔沟南侧山地地貌,一个完整的伏击战计划在脑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他和聂荣臻带着旅长、团长们,再次认真侦察了地形,并在现场向各团指定了埋伏地点,明确了师、旅、团指挥所的位置。


24日上午,第115师在灵丘以南的上寨村,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会上,师长林彪分析了战局,讲明第115师的胜利条件;副师长聂荣臻作了深入的政治动员,着重阐明为什么打这一仗和如何打好这一仗,并确定了具体兵力部署。会议强调:“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战斗前,115师的部队在冉庄集结。24日傍晚,林彪和聂荣臻下达了各旅、团出击的命令:第343旅于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344旅随后跟进。


午夜24时,部队按时开拔。为了隐蔽,各部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当时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紧随暴雨接踵而至的,是罕见的山洪暴发。奔腾的洪水,拦住了八路军官兵前进的道路,此时战士们只能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或者拽着马尾巴从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急流中躺过,向预定的埋伏阵地急行。


9月25日清晨,经过一夜的风雨行军,115师按照预定时间赶到了伏击阵地,并迅速构筑工事实施伪装。一夜风雨过后,加之山洪寒冷透骨,官兵们浑身上下全被洪水泡成了“黄泥汤”,冻得干部战士两腿麻木。


25日,天刚蒙蒙亮,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一部,钻入了八路军布好的口袋阵。当日军接近腰站阵地时,负责在此阻击的115师独立团1营营长曾保堂,举起驳壳枪,打响了平型关战斗的第一枪!


瞬时,机枪、步枪、手榴弹响成一片。战士们高喊着“冲啊、杀、杀!”的战斗号令,和鬼子开始了白刃战。一个战士倒下去,又一个战士冲上来。激烈的战斗中,独立团1营教导员张文松,身先士卒、击敌侧背,不幸中弹牺牲;1连连长张德仁在捅杀数名鬼子后身负重伤,以最后之力抱住一名鬼子滚下山崖。1营1连和3连减员过半,有的班排全部阵亡,牺牲人员的遗体上,不少是身中数弹。在独立团将士的全力阻击下,日军在腰站留下了300多具尸体。


清晨7时,平型关战役的主战场——乔沟伏击战打响。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由东向西缓慢地进入乔沟峡谷公路。当敌先头部队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叉路口时,早已埋伏好的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同时开火,步枪、机枪、手榴弹、迫击炮的火力倾泻而下,顿时打得毫无戒备的敌人人仰马翻,一片混乱。趁此,八路军对陷入混乱的日军实行分割包围,与敌进行白刃格斗。


最激烈的白刃格斗在二、三营的阵地上展开。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外号叫“猛子”。战斗打响前,就鼓动部队说:靠我们近战、夜战的光荣传统,用手榴弹、刺刀和鬼子干,让他们死也不能死囫囵了。发起冲锋后,曾贤生率先向敌人突击。20分钟内,全连用手榴弹炸毁了20多辆汽车。在白刃格斗中,曾贤生一个人刺死十几个鬼子,他自己身上也到处是伤是血。当一群鬼子向他逼近时,曾贤生拉响了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曾贤生的壮烈行为鼓舞着身边的战友。五连指导员身负重伤,依然指挥部队;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接上指挥。打到最后,全连只剩30多位战友,却仍然顽强地与敌人拼杀。三营的九连和十连,虽然伤亡已经很大,但依然勇敢地与敌人拼杀,没有子弹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折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哪怕只有几秒钟的空隙,战士们也能飞速地拣起石块将鬼子的脑壳砸碎。战斗到最后,两个连队眼睛都打红了,尽管伤亡过半,可是战斗情绪却依然惊人旺盛。


惨烈的战斗,悲壮的故事,在老爷庙等地同样上演着。


是役,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自身伤亡600余人,堪称一次大捷(考虑到双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作者注。)。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杨得志上将在日后的回忆录中深情地颂扬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是英雄关,因为她是先烈们用鲜血洗染过的!平型关是难忘的关,因为她记载着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平型关已经载入光荣的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


毛泽东在后来的《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像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南京国民政府也对平型关大捷予以了高度首肯。蒋介石先后两次致电祝贺嘉勉。其在9月26日给朱德、彭德怀的贺电中说:


“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


数日内,八路军总部收到贺电贺信百余封,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法、美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首战大捷。


就连日本方面,也惊叹八路军的彪悍战斗力,承认平型关战役的失败。日本1973年出版的《滨田联队史》记载:


“(9月25日)汽车一过关沟村即与敌遭遇,当即火速下车,令吉川中队向北边高地、内藤中队向南边高地,狙击枪中队协助龙泽中队从中间平地进行攻击。然后敌人以迫击炮、重机枪猛烈射击,兵力看来也比我方多十几倍(实际上多几倍。作者注。)。尤其吉川中队正面之敌举起军旗、吹起军号,士兵各自扔出手榴弹,反扑过来。我方寡不敌众而毫无办法......汽车联队遭到突袭全部被歼灭,100余辆汽车惨遭烧毁,每隔约20米,就倒着一辆汽车残骸。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阵亡者,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

致读者:作者因连续多天写作14小时左右,身体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故此后将每周更新三次左右,不再每天更新。敬请读者朋友们理解。谢谢!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