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艾滋病女人
作者: 重庆姐儿更新时间:2023-03-09 09:13:50章节字数:4932

邓为民哪里想到,他来卧龙村第一天,便不得不与那个患有‘艾滋病’的韩冬梅主动联系。


卧龙村村长夏学智,十点半才到的村委会。他六十多岁,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穿的是白背心,蓝衬衫,挽到脚踝处的裤子下是双褪了色的手工布鞋。他高鼻梁,小眼睛,一对花白高挑的长寿眉,特别有辨识度。


夏学智是老同志老党员,生在卧龙村长在卧龙村,担任村长一职已有二十余年。卧龙村对于他来说,哪怕是闭上眼睛,也能把村民的音容样貌,村里的一草一木说个清清楚楚。


得知邓为民在村委等了他两个多小时,老村长有些愧疚。还特地解释说,平时他一般九点钟到村委会,今天是来的路上,领导零时通知到梧桐镇开了个会。


在握手寒暄之后,老村长便领着邓为民进了位于村委后的另一栋楼房。


在门口处,邓为民还特地仰头看了看,也不知是谁的奇葩设计,两栋楼肩并肩脸贴脸,前一栋几乎挡住了后一栋全部采光,人一进去,温度瞬间低了好几度。


邓为民的办公室在二楼。


所谓办公室,实际上就是两室一厅的一套住房,双卧加厨房和厕所。客厅很大,约莫三十多平,左边有张吃饭用的大圆桌,右边并排的桌椅便是他的办公区。


老村长移步到第一张办公桌前,像是想起了什么,神情瞬间暗淡了下来:“为民,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位置,本来是小汪书记的,只是,”他转身望向窗外,回头时眼眶已经湿润:“短时间内,他怕是不能回来继续工作了,从今天起,你接管他工作,直到他身体完全康复……”


老村长从口袋掏出支烟,走到窗前,望着大力山方向狠狠地吸,也就三四口,长长的纸烟便窜到了头。他噗的一口将烟头吐到窗外,用手敲了敲第二个位置:“这座位是谭川的,他是实干型技术专家,擅长果蔬,土壤改良等技术。平时他要走的地方太多,不能天天到村上来。不过,你们应该会很快见面的。”


老村长动情地把手放在邓为民的肩膀上:“为民,我希望你们这帮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能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下,真正摘掉我们这个市级贫困村的帽子。让我们村民都富裕起来,过上点好日子。我们那些贫困户,实在太难了!”


“放心吧村长,我会尽力的。”


“ 我啊,老了,即便有些想法,也是有心无力啊!”老村长离开的时候,用期翼的眼神看了邓为民良久。


村长离开之后,邓为民望着大力山看了许久,想了许多,心情激荡地他把在脑子里反复出现的几个字,用红色的笔写在了办公桌对面的墙上:


“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夫,扶真贫!”


雪白的墙,红色的字。他抬眼能看见,进出办公室的人也能看见。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不光要让贫困户摘掉帽子,还要让他们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习总书记便把新年首次国内考察城市选在重庆。当时,邓为民还在重庆电视台工作,他有幸参与了这次新闻采访。当时总书记就指出,扶贫工作的成败系于精准。他说,我们搞扶贫工作的同志,要善于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才有可能真正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


他还说,我们不但要大力扶贫,接下来还要搞乡村振兴,不但让城里的百姓生活得好,在农村的老百姓也要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


坦白说,那时的邓为民也就把这事当个政策和新闻。


中国这么大,贫困人口那么多,发达国家尚且没办到的事,处于发展中的我们怎么可能办得到?难度太大了,根本不可能的事嘛。


他心里想的是,这种抚慰民心的政策,会像一阵风,刮刮就过去了。没想到,这风一刮就刮了好几年,还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势头。实际上,让邓为民对扶贫政策态度发生转变的人,是卧龙村上一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汪传林,也就是村民口中的小汪书记。


邓为民刚回桂溪县电视台上班,便接到领导指示,说卧龙村有位驻村扶贫干部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让他务必响应政策的号召,写好属于当代的英雄故事。


他到医院的时候,小汪书记已经从重症监护转到了普通病房,但他不愿接受采访。为完成英雄故事采写任务,邓为民在医院赖了好几天,对方态度总算有了转变。


在两人熟悉后,小汪书记变得健谈起来,他们谈天论地,讨论工作,讨论人生意义,在谈到扶贫政策的可行性和成功性时,他说:“我认为扶贫政策和其他政策一样,先是国家规划出台,随后人力、资金配套、再以举国之力支持。举国之力办一件事,我认为这很重要,也是成功的关键。世界上其他国家很难具备我们这样的条件和能力,也可以说是我们政治制度的独有优越性。”


“想法是美好而伟大的。只是难度太大,困难太多,依我看,几乎不可能。” 邓为民回应道。


“我也知道,要完成上亿人的攻坚脱贫,过程中肯定会有曲折、有困难、或者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猫腻存在。”小汪书记声音在瞬间提高,他说:“为民你知道吗?当我意识到,这是一项保障众多贫困人民生命权和生存权的伟大政策时,我的心有被震撼到。困难怕啥,毛主席说过,困难是事实,有多少就得承认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做斗争!


那个时候邓为民发现,坐在病床上的小汪书记,身上闪耀着一种神奇的光芒。


“习总书记说了,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要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拉下!”‘为民,你翻翻历史,你看看国外,嘴里嚷嚷着要把老百姓当爹妈的政客不少,真正在乎他们活得好不好的有几个?’”


“真的,直到现在,我依旧为我能成为千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感到骄傲。我们干扶贫工作,困难、问题,矛盾,肯定少不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像毛主席说的,慢慢摸索经验,再慢慢调嘛。事在人为,你说是不是?”


小汪是教育系统一名年轻干部,名校硕士毕业。刚开始,他压根不想去乡下搞什么扶贫工作。好不容才靠着读书从农村爬出来,脚杆上的泥巴都还没洗干净呢,又要回农村。


是领导利诱他说,青年干部应该下到基层去锻炼磨砺,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顺更远。小汪想想,好像也是这个理儿,便答应下乡试试。


他没想到,下乡之前,贫困户在他的脑子里只是几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字。当他们以张三李四的名字,以鲜活的形象,与他产生瓜葛和牵绊后,慢慢的,便产生了近乎邻居、朋友、亲人一样的感情。这个时候,再看处于困境中的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想出点力帮点忙。


让邓为民到卧龙村做扶贫干部,是小汪书记提出来的。在邓为民采访结束,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着他:“为民啊,对你我有个不情之请。”


“您说,汪书记。”那时候,邓为民还只是在客气应付。


“接替我去卧龙村搞扶贫工作吧。我这身体,一时半会怕是恢复不了。”小汪书记有些伤感地抚摸着依旧麻木的半边身体。


他是在帮村民抓猪的时候摔下崖坎,导致右半球运动神经受损,造成了目前的偏瘫状态。医生说,他情况还不算太糟糕,偏瘫那半边身体还有三级肌力。以后通过正规治疗,积极康复训练,还是有很大可能恢复正常功能的。


小汪书记有些动情:“说起来,我们只相处了短短几天,但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执着,有热情的,还能干事的人。”


“汪书记,你这是在骂我脸皮厚吧?”邓为民笑了。


刚开始,小汪不愿接受采访,也不承认他是倒在扶贫战线上的英雄。他认为,自己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简单事都没做好的普通人。


英雄不接受采访,邓为民就没办法完成工作,这不行,领导也不会同意。困难是啥,困难就是用来克服的嘛。你不愿接受采访,那我就说服你接受就行了嘛。


邓为民先是用QQ、微信等工具,用他擅长的文字,以细雨润物的方式进行说服。他都快写成万言书了,那边依旧回他几个不咸不淡的字,谢谢,我真的不是英雄。


邓为民可不是个轻言放弃之人。他一个高中生,能一步一步,从乡镇当广播员,再到县电视台、市电视台工作,没点魄力,没点本事,怎么可能嘛。


文字的方式行不通,他就改变策略,开始用语音留言和电话‘轰炸。’还不答应?索性开车一百多公里亲自到市医院,以陪伴为由,赖着不走了。


“我可是在夸你,这种能力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例如我就办不到。”小王书记也抿嘴乐了。


“除了你独有的优点,你还干了多年新闻工作,比我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和人脉。我们卧龙村情况复杂,仅凭现有的扶贫政策,能为村民们解决的问题实在 太有限。为民,卧龙村需要扶贫干部,需要能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扶贫干部!所以,我认为,非你莫属。”


小汪书记恳切期望的目光,邓为民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在小汪书记的力荐下,县里有关邓为民前往卧龙村扶贫的文件很快就下来了。只是,眼目前邓为民人都到卧龙村了,还没琢磨明白,他当时答应到卧龙村扶贫,是不忍拒绝小汪书记,还是真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能帮贫困户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做一点事?抑或,只是小汪书记怂恿下的一时头脑发热?


卧龙村的实际情况要比邓为民想象的要复杂具体得多。


全村1055户人家,共计3620人口,却有300多户村民任居住在条件艰苦的大力山上。其中还有169户村民住的是危房,他们道路不畅,吃水困难,农产品滞销,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卧龙村早在2014就年被列为重庆市市级贫困村。这都好几年过去了,全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96人。


邓为民的工作思路是,先召集卧龙村全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村委开个会,初步认识之后,再一家一家走访摸排实际情况。


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本以为开个会嘛,只需挨个打电话通知即可,很快就能把人召集到起来。结果,他忙乎大半天,却只通知到了位于山下腹地上的几个贫困户。


住在半山腰大山顶的贫困户们,要么没电话。要么有电话,打过去又大多不在服务区。好不容易接通一个,还信号不好,说话疙疙瘩瘩断断续续,根本听不清说的啥。


邓为民找老村长反应情况,他捻着花白的长寿眉不紧不慢道:“为民啊,这事急不得,我建议你把会议时间改为明天下午吧。我们大力山上的通讯,现在还靠的是腿和吼。”


“上头信号为啥那么差?”


“没办法啊,山上人太少不好盈利,移动、联通、电信这些大企业都不愿去山上建基站。没有基站,手机信号就不好。坦白说,他们电话能不能打通,全看天意。”


“抛开信号不好这一因素,其实还有更具体的现实问题。”老村长继续道:“还住在山上的人村民,大多年纪大,耳朵本不好使。关键是,还有村民本来就是聋哑人。”


“村长,您的意思,我得上山一户一户通知他们啊?”


“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是这么干的。”


老村长笑道:“为民啊,到咱们卧龙村的扶贫干部,你算运气好的了。就在上个月,我们的村村通公路已经修通到大力山了。以前只能靠腿,现在你还可以开车去呢。”


从村委开车上大力山,得先过卧龙河上的石板桥、穿过腹地的胡蝶翅膀、从左边的夏家村,上那一长串的之字型公路,再忽左忽右转环不知道有多少的弯道才能上山顶。


大力山海拔约800米,弯急路陡,邓为民没开过这样的山路,再加上他的座驾又过于年迈,动力跟不上,稍有操作不当,车便会在爬坡时惊险万状的不进不退。那时候,任你把油门踩到底,响声震翻天,也无济于事。那车不动半分,轮胎磨得冒出浓烟。若这时候再一慌神,车很有可能倒退着溜下山崖。


好在同行的村委会主任夏强有些经验,他告诉邓为民,开这样的山路,要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在转弯上坡时,要预判好弯度角度提前蓄力往上冲,千万不要在爬坡时点个刹车,然后再猛给油往上冲。


邓为民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一个不注意,溜下山崖摔个稀烂。这么高的地方,要真下去了,他怕是会成为全国在最短时间壮烈在岗位上的扶贫干部。他有让夏强代驾上山想法,又想到到以后还会经常上山,各有各的工作要干,不可能每次都让他代劳。


虽说心里慌乱得很,邓为民还是故作镇定,照着夏强的指导小心翼翼往山上开。好在为邓民学习能力领悟能力都不错,在转过几道急湾后也变得适应了些。车行至半山腰,有一长段较为平坦的路,他悬在嗓子眼的心刚落下去。


眼看前面又出现了一道急弯陡坡。为民这回没慌,他在脑中提前预判好陡坡需要的力度,果断把档位回拨至三挡,再加足马力往上冲。


汽车,嗡鸣着马达嘶吼着往上冲刺的时候,一道影子闪过,居然有个白发老头窜到了车前。


“妈呀!”邓为民脑子嗡的一声响,处于本能地,一甩方向盘、一脚老刹车,车吱呀叫着停了下来。


好险啊。车身贴着老人的身体,前轮悬空停在了悬崖边。


老人似乎并没意识到他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嘴里嘟囔着,用枯枝般的手用力敲打车挡玻璃。


夏强捂住被撞的额头,下车的时候手脚都在颤抖,他一把揪住老人:“刘老二,你疯了迈!你晓不晓得,差点就撞到你了?”


“主任,我,我,她,”口齿不清的刘老二,把颤抖的手指了向位于半山腰的神仙洞:“我大嫂,快,救她……”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