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篇 新冠病毒在武汉、被感染的女大学生(作者: 智博)
作者: 全体投稿作者更新时间:2020-03-25 10:45:31章节字数:22213

笔者声明:本篇“新冠病毒在武汉”是武汉抗击役情的文学纪实,不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的全记录。


《新冠病毒在武汉》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因一种“不明病毒”而被诊断为不明病毒的肺炎感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武汉肺炎的不明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月23日武汉市封城,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关闭。


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来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患者和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人员。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


这是一则新闻稿内容。“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病毒?它的传染源(中间贮主)在哪?怎么就能够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封城?


本篇根据新闻报道的线索,对《新冠病毒在武汉》作文学纪实。



武汉,自古循长江水道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北溯汉水而至豫陕,南经洞庭可达湘桂。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给武汉冠上了了一个九省通衢的美称。


武汉除了是湖北省省会之外,还是中国中部最大都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


地处江汉平原东部的武汉。长江与汉水将这个城市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市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上百座大小山峦和166个湖泊座落其间。山水将武汉构筑成极具特色的美丽生态。


历史的武汉虽然没有成为帝都,都是因为长江水在这里流淌的风险。明末清初的汉口镇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芦汉铁路”、汉阳铁厂、“汉阳造”等都在历史上代表了国家的先进;教育带动科技,让武汉大学林立,成为武汉发展的扎实根基。因此,武汉成为了当代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仅次于北京为中国第二, 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居世界第一。


1911年的国民革命,更是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荡涤,首义的枪声让皇帝沦为平民,武汉成为了一座显赫的英雄城。


武汉,站在了革命潮头,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诞生。


然而,武汉的特别是“人水共生”。水!成为武汉战天斗地的话题。无论是本土的武汉人,还是因市场、职场、官场来武汉的人,都不会忘记1931年洪水给武汉造成尸横遍地的灾难。1954年,在武汉关最高洪水位超过1931年最高洪水位1.45米,武汉关流量达到7万立方米每秒时,武汉举全市之力,将360多万土石方加筑成水涨堤高的挡水大堤;让挡水堤筑高了整整3米。


毛泽东主席得知武汉人民取得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欣然题写了“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题词。


武汉,在与水的战争中始终艰苦卓绝。1998年的全流域组合型大洪水,武汉的城市防洪又创造出新的惊奇。


武汉被列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超大城市;“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四大功能,将使武汉向更高层次的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出现,是怎样悄然地成为一种传染病毒,我们从时间轨迹中发现,这种病毒给武汉造成了弥天的灾难。


2019年12月,武汉市辖的有关医疗机构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在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的检测中,均诊断为病毒性感染。国家“卫健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和北京大兴区医疗机构接诊的两名有武汉旅行史发热患者,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及专家组评估后,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


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针对疫情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将追踪统计救治情况及时上报。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开展检测核查工作,发现该次肺炎病例大部分为华南海鲜市场经营户。便会同武汉市组织同济医院、省疾控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及武汉市疾控中心等单位的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病毒学专家进行会诊。从病情、治疗转归、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初步检测等方面分析认为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


由于相关病毒分型检测、隔离治疗、终末消毒等工作在进行中,2020年1月1日,武汉市政府采取了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休市的紧急措施,同时对公共场所特别是农贸市场进一步加强防病和环境卫生管理;广泛宣传防病自我防护知识;配合国家和省进行病原学研究;配合国家“卫健委”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


2020年1月5日,武汉市“卫健委”在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呼吸道病原时,作了“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和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的通报。通报强调病原鉴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1月7日21时,实验室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并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经核酸检测方法共检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结果15例,从1例阳性病人样本中分离出该病毒,电镜下呈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专家组认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1月10日,在完成病原核酸检测基础上,国家、省市专家组对收入医院观察、治疗的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综合研判,初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41例,其中已出院2例、重症7例、死亡1例。所有密切接触者739人均已接受医学观察。其中包含医务人员419人。


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在命名上并未提及“武汉”。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辖的专家诊断组,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内容,对该病例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


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国家“卫健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地方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强调有关各地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这天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长钟南山院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也就在这一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派出专家组来武汉实地考察2天。并对武汉天河机场出境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海关出境流程监测;然后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发热门诊、筛查、隔离、收治全流程检测。参观了湖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


世卫组织专家组与中方专家就病毒传染性、重症病例和传染源等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确认了疫情传播人传人的途径以及医务人员感染的实例。


世卫组织专家组对中方主动通报疫情信息并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以及分享防控、诊疗等技术方案和诊断试剂、引物等进行了肯定,赞赏中方开放、透明的合作态度。世卫组织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中方合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病毒防控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为了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扩散,1月21日武汉市采取了对进出武汉人员的管控措施。武汉市旅游部门暂时不组团外出,公安交管部门对进出武汉的车辆包括私家车进行检查是否携带活禽、野生动物等。


为有效防止病毒疫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2日凌晨2:40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告》发布。湖北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二级应急响应。


22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情况。发布会传递出专家研判的信息:认为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传播。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也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发布会上直接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是什么野生动物他没说清楚。即使到了今天,专家组都没有找到这个中间贮主是谁?可这条消息使得外界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例称呼都带上了“武汉(Wuhan)”这一地名。


外界也有传闻称新型冠状病毒已被命名为SARI。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和动物传染病代理负责人科霍夫(MariaD.VanKerkhove)针对这种误传表示:世卫组织现在没有时间讨论病毒的命名,目前仍称之为“2019-nCoV”。


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自1月23日10时起,本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海关为配合武汉市病毒防控部署,发布《武汉海关关于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治疗的进口捐赠物资办理通关手续的公告》,为确保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捐赠物资快速通关并马上投入使用,海关将采取随到随放行的措施,紧急情况可在海关先登记放行,再按规定补办相关手续。


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一线防控。国家“卫健委”派出重症医学专家加强对患者救治的临床指导,组建6支共1230人的医疗救治队驰援武汉,同时召集6支后备梯队随时待命。上海、广东、解放军部队3支医疗队已到达武汉投入工作。6家在京“卫健委”直管医院组建的一支121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五位护理专家组也奔赴武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力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迅速要求各级林草主管部门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有力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


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面向社会征集有关地方和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以及改进和加强防控工作的意见线索;


国家外汇管理局就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并发布《关于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向各地发出通知,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多份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方案,以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


工信部通过中央医药储备向武汉紧急调配各类应急救援物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26日宣布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开始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另外,中国疾控中心正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筛选;国家邮政局召开安全和应急工作协调会,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自1月24日0时起,凡此前已购买火车票、客车票、船票、机票的旅客,自愿改变行程需退票的,免收其退票手续费。交通运输部对疫情应急物资及医患等人员运输的车辆跨省通行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并保障优先通行。


为了有效遏制病毒蔓延传染,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27日发布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这是一个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的措施。并对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的具体时间由教育部门另行通知;对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安排补休,未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


1月28日,武汉市将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社会培训机构)春季开学时间延长。为不耽误学生学业,武汉市各中小学(包括中职学校、幼儿园)将原定的2月10日春季开学时间改为在线教学。武汉教育信息化平台和教科院以此制定具体方案。市教育局要求各区教育局要对辖区内的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组织。



公元2020年1月24日是中华民族万家团圆的农历除夕。在新冠病毒疫情阴霾的笼罩下,本该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武汉人却因采取的防控病毒感染的封堵措施,将欢欣鼓舞的气氛浇灭,宅在家中的过年气氛被降到了冰点。


冬雨绵绵的江城武汉气温骤降。一天前的23日,为阻断疫情蔓延,打赢这场病毒防控战,武汉全市公交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关闭。这对一座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武汉市来说,无疑是弥天大灾。虽然在这之前离开武汉的人数已达500万,但仍有近千万人被困交通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年味很浓的武汉人曾和全国人民一样,每逢过年都是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在酒店吃团年(圆)饭。可今年的这一天,为了抗击病毒,为了响应政府号召,都宅在了家中。家在武汉的家庭一家人团团圆圆还像过年的样子,可家不在武汉的却因出城通道关闭不得不分居两地而显得特别孤单、泪雨滂沱。


虽然这个年因防控病毒将正常的生活秩序打乱,虽然宅在家中的情绪有些不乐观,但和那些千里迢迢来武汉驰援、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不休不眠、那些建设者们昼夜施工在抢建中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以及战斗在最前线的工作人员比起来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不甘。因为这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只能用盒饭来作为一年起始的年饭。


这是武汉历史上最不寻常的大年!也是全体市民情绪最压抑的大年,可在武汉的金银潭医院隔离病房里,这里的年味却只增没减。医生、护士、患者用红纸写出的那些“恭贺新禧”,那些“祝福心愿”,那些“寄语新年”都贴在了玻璃窗上,他们要让外界知道他们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他们的心情和全国人民过年的心情一样,是那样的欢欣与自然。他们传递出的不仅仅是“恭贺新禧”和“祝福心愿”,他们要让外界的人们知道,虽然他们被病毒传染被隔离在病房过大年,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关心的温暖,他们对武汉这座城市、对驰援来这里的解放军和各地医护人员从心里表示敬爱;也是对出现病毒磨难后感谢全国人民对武汉无私的支援。


诚然,严峻的疫情只能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过大年,让他们留下了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是该院抗击新冠病毒专家组副组长,大年三十的这一天,他从汉口医院参加会诊回来,中午赶回办公室匆匆吃了个饭就去给重症病人确定诊疗方案。从他深陷的眼睛就知道他在持续加班。低沉沙哑的说话声音尽显出他疲惫与困倦,可以看出他在工作中是多么地废寝忘食,多么地殚精竭虑。他从2019年12月29日连续27天在工作岗位上排查、会诊和讨论危重患者治疗方案。1月21日又作为定点医院临床医疗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该院几个科室的专家进入汉口医院进行定点支援。每天工作都差不多有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量和经常的通宵让他瘦了13斤。


每天穿着防护服、长时间戴着口罩,脸颊和鼻子都磨破了皮。对于胡轶来说,工作的劳累他不怕,但对妻儿和年迈的双亲倒有些放心不下。太累的时候,他只得翻看老婆发来的微信:“老公,我想你的时候就给你发微信,你不用回复我,你闲下来的时候看看,疲惫的时候看看,不开心的时候看看,难熬的时候看看。我会一直给你加油!我永远在你身后陪着你,还有两个儿子和咱爸咱妈等你平安回家。”这段妻子发给他的微信,成为胡轶在定点医院不断增添力量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主战场金银潭医院。此次集中收治大量的病毒感染患者,的确辛苦了所有的医护工作人员。张定宇是这家医院的院长,面对病毒疫情,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的最前沿,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恳请“老天爷开眼”,宁愿自己少活10年也要让他把战疫情的工作做完。


邓雄波是这个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妻子谢家强奋战在医院工作的最前线。这对天使夫妻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很少见面。他们没有了双休还要经常加班。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加之夫妻两人在工作中本身就有一定的感染风险,考虑到孩子还小,邓雄波只能将孩子送去了岳父母家。除夕的这一天,邓雄波本想等着妻子一起下班回家,简单做几个菜,跟父母一起坐坐就算过了年,可是,等来的是妻子晚上还要加班。


这一天,也成为驰援武汉的勇士们计划多变的一天。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义,开始的计划是今年的春节无论如何也要放下手头工作,携老婆孩子回老家好好陪陪刚出院的老母亲。当看到广州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作为呼吸内科的负责人,他改了主意必须留在医院。但在24日下午3时左右,医院打来电话征求他意见抽调他科室两名医生驰援武汉时,当年广东SARS肆虐就冲在一线的吴义没有多想,一句“我去!”又让他改变了计划。他认为防控新冠病毒肺炎武汉是最重要的战场,所以他毅然选择了前往。吴义给在家的妻子和女儿用微信说将要去武汉驰援,妻子虽然能够理解丈夫的决定,不停地叮嘱却语气哽咽;刚上大一的女儿哭了,她哭得很伤心。女儿担心大过年的父亲一人在外远离亲人,更担心父亲忘我工作穿防护服很随便。吴义只能安慰女儿:“那里的一切比家里的条件好,是卫健委直接安排的。”吴义把要去武汉怕术后老母亲担心的难题交给了妻子就埋头收拾要准备的用具行李。这个年饭,也注定吴义没有与家人在一起用餐。


就在吴义一行飞赴武汉到达金银潭医院时,来自宜昌中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的护士唐光明走出了医院的隔离区,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甚至忘记了现在正是除夕夜。这个刚结婚的唐光明,原准备按恩施老家的习俗带着新婚妻子回家给父母和长辈们拜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让他已经5年没有回家陪父母过年。当他刚刚给战斗在宜昌抗击新冠病毒前线的妻子打完共勉问候的电话和用电话给远在乡下的父母拜完年,在和同事们回宾馆休息的路上又被召回了医院,因为今夜他又要去加班。


武汉人的大年三十,还有一些自觉隔离不能团圆的年饭。家住南湖的张女士做好年饭后,额外分出一份打了包,开车连同一些生活用品送到了父亲老张所住的房子楼底下。老张戴着口罩从楼上下来,远远地挥手示意让女儿将饭菜和生活用品放在单元楼门口的长椅上。直到张女士转身上了车,老张这才上前来提饭菜和生活用品。张女士通过家里的监控视频看见父亲独自低头用餐的背影,不觉有些哽咽和心酸。


其实老张并不是疑似病人,因为他去过汉口火车站,他在一些人多的地方接触过太多太多的人群,他怕自己被感染更怕把病毒传染给家人,所以他实施了自我隔离。


就是这一天,哪怕是过年,武汉的千千万万个家庭,甚至是好多好多的个人都在自我隔离中参与对新冠病毒实施的阻击战,他们没有什么大作为来为这场战役作贡献,但他们可以做一个守法公民来响应政府号召,用实际行动来阻断病毒的传染。



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战斗,白衣战士被武汉市民盛赞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穿白衣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又是他们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在履行天职中嘉言善行,在追梦的道路上塑造出了时代精神。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科护士郭琴,疫情发生后,就诊的发热患者增多,每天在急诊病房照顾重症患者,让她的工作时间每天都是10多个小时。连续多日奋战在救护冠状病毒重症患者中她累了,各种不适向她袭来,科室领导和同事们都劝她在家休息。


为了不给领导和同事们带来麻烦,凭着她自己的医护经历,她想吃药撑下去。于是在医院带了一些退烧药回到家中。可退烧药吃后体温还是在高烧中,而且药后的反应让她头痛、四肢乏力,关节和肌肉酸痛更让她难受。她凭着自己的经历灵感,觉得自己很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她不得不联系医院用急救车把她从家里拉走。经检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她不得不住进隔离病房。


郭琴虽然自己有心理准备,但当被确诊的这一刻,在灾祸真正地降临在自己头上的时候,说不害怕那是心理素质在硬撑。


郭琴隔离前嘴上劝家人不要担心,让丈夫呆在家里不要来看她。可她在走进隔离病房的那一刻,还是给丈夫留下了她含泪的“遗言”:“我要是死了,一定要照顾好我们的儿子,照顾好我们俩的老人,这个担子落在你一个人身上是很残酷,如果觉得太沉,你就找一个伴来帮你。”她给丈夫说完自己的“遗言”,扭头向隔离病房走去,她不能将自己牵着线一样的泪水让丈夫和自己的家人看见来增加他们的思想负担。


住院的第一天晚上,因为患者多,外面的监护仪器一直响着。响声代表仪器在使用。已经是患者的郭琴躺在病床上听到同事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的脚步声,而自己却躺在病床上没有办法给同事们分担,她的心碎了,心疼的泪水冲出了眼圈打湿了自己的衣衫。


郭琴在中南医院的医护岗位上工作了15年,一直在急诊科重症抢救室工作,她在工作中什么样的患者都接触过,那么多重症患者都被抢救了过来,她相信自己同事和团队可以成功地处置这次疫情。


郭琴在隔离病房的治疗有了反应,几天后检查发现退烧了,而且身体轻松了许多。在每天都有新增的感染患者、医院床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这个白衣战士想到的是要把生还的希望留给每一个感染者,她向医院提出了自己回家隔离治疗、把病床留给最需要的感染者申请。


医院考虑到郭琴是医护人员,在家人都做了核酸检测确定没有感染的条件下同意了她的申请,给她开出了几天的抗病毒药。家里人又将她住的房间进行封闭隔离,并且每个家里人都戴口罩,除了爸妈给她送饭打开门窗外不与家人接触。在饮食上给她烹制一些肉和鸡蛋来补充蛋白,吃新鲜水果蔬菜,让身体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月25日郭琴来医院检测核酸呈阴性,1月27日连续检测,结果还是阴性,1月28日,郭琴再次请专家评估身体状况良好后,这个奇迹让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更是医生在疾病用药上的精准施行。有人怀疑是不是当时就没有搞准,负责救治的医生只是笑了笑:“难道一个医生连核酸检测的阳性还是阴性都不能判定?”


在丈夫的支持下,郭琴毅然向领导提出了回岗位参加救治患者的工作请求。重症室领导和同事们都劝她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工作,担心她工作中再次感染那可是对身体的摧残。朋友圈也有很多亲朋戚友劝她多休息一段时间,要她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上多多掂量。


康复后的郭琴想到的是她们急诊科的48个兄弟姐妹的医护人员全是在3班倒。还有护士长已经连续工作48小时没有离开病房,有的护士生病了也没有人替换。既然自己选择了医护这个职业,就不能怕工作有危险;既然自己的身体状况好了,自己又是共产党员,在这最困难的时刻,在国家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应该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郭琴感染治愈后迅速返岗的事迹被披露后,新京报记者刘名洋率先采访了她。这个白衣战士说出了全武汉的医护人员想说的一句话:“我返回岗位继续工作不是为了当英雄,我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能当逃兵。”


是的,战斗在武汉前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们,他(她)们都是在冲锋陷阵,挺身而出地战斗在最前线。而已经离开武汉安排休假的白衣战士又是怎样不畏艰辛地来参加战斗的呢?


笔者有幸获得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96年的女孩,在封城后为了返岗投入到防控病毒的战斗中,靠手机导航骑自行车辗转4天3晚,从公安县农村历经300多公里返回到武汉市江夏区的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


她叫甘如意,96年10月生,2017年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检验专业毕业,同年9月招入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室上班。


由于甘如意的家在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这对范湖分院的医护人员来说,她就是远乡人。领导便安排她提前回家休假后再来参加假期值班,可回家后同事们都在为防控病毒不停地加班,所以她决定提前返岗。1月30日,她用微信要院长陈宗勇开具了返岗证明,在村里办理了临时通行证。1月31日,从公安县斑竹垱镇的杨家码头村骑自行车出发,下午3点到达公安县城借住远房亲戚家。


2月1日下午1点到达荆州长江大桥,封路后的大桥不让自行车通行,她反转把自行车寄存到埠河镇一个副食店后,从荆州长江大桥走过去,走到荆州城吃了一碗泡面后才找到旅店休息。2月2日,一大早就在荆州想拦计程车回武汉,可“封城”后没有计程车,无奈之下,她只得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靠手机导航上了318国道向潜江骑行。


小雨淅淅,没穿雨衣的她衣服已经被淋湿,心想到了潜江就能找旅店烤干衣服。饿了,也只能在路边小店买了一碗泡面吃下继续赶路。天黑了下来,由于国道上车少人少,她孤单、恐惧的心理迫使她拼尽全力往前赶。晚上8点的时候,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个警察,才知道到了潜江。警察看到疲惫的小女孩骑着共享单车,惊诧地问道:“这么晚了,你一个女孩子家骑自行车到哪去?”一名叫施虎的好心警察听完她要骑车回武汉江夏上班的情况后,叫她先住下后明天帮她想办法去武汉。并告诫她一定要注意安全。施虎随即向潜江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汇报了这个情况,潜江高速同意帮助女孩到武汉。


2月3日的早上,高速公路被大雾笼罩。10点后才雾散放行。施虎通过潜江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联系到一辆去武汉送血的救护车,甘如意搭上这辆车到达武汉市汉阳区的一个公交站口下了车后。面对封堵,她只能再找一辆共享单车,靠手机导航骑过杨泗港长江大桥到武金堤后继续向前骑驶。


手机的电消耗完了失去导航,她只能骑一段路碰到人就下车问江夏金口的路怎么走。下午6点终于到达了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


一个女孩为了参加阻断病毒的战斗,历经4天3晚回到工作岗位,难道不是武汉的白衣战士在抗病毒中对职业的忠诚和战胜疫情的决心?



平凡人的高尚,隐藏着一种先进的文化力量,也体现出新时代精神的弘扬。


武汉熙来攮往的繁华街道上没有人影,那些穿着黄马甲的环卫工人们打破了街道的寂静。虽然他们的工作很平凡,与那些抗病毒战役中的高科技没有可比性,但他们是在用实际行动来支援奋战在一线的护士和医生,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用手中的扫帚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让那些传染的病毒无处藏身。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犹如在战场上比拼。武汉英雄儿女的不停歇奋战,为赢得这场战役已经是越来越有信心。虽然战况有些胶着,确诊、疑似数字还在激增。整个武汉在重压之下已经凝聚起一股力量和精神。他们在冲锋陷阵的时候,没有人去计较有没有获胜把握。他们凭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带着克敌制胜的勇气和平凡质朴的正气,硬撑着他们与毒魔搏斗的躯体来拯救天下苍生。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勇往直前的白衣将士不是在孤立奋战,后方屹立的是华夏子民。武汉封城之后,宅在家里不能出门的人们,每天在不停地用手机刷新闻。他(她)们在各自的朋友圈中传递着正能量,为战斗在前线的将士呐喊鼓劲。他们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众志成城,他们更知道哪怕持久战也一定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些淳朴看似平凡的举动如一束阳光,温暖着那些受伤人的心灵。


笔者在一个个看似平凡的事例中,记下了那些并不因为默默无声就失去理想价值;无私地追梦并不因为无声地奉献而失去奉献的精神。这些一件件附丽在先进文化中的熠熠生辉的闪光价值观。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点赞和宣传。


农历的大年三十上午11时,一辆满载5吨黑皮冬瓜和“上海青”的货车,从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徐徐启动直驱武汉,驾车的是村支部书记王国辉。王国辉是带着“军人再铸辉煌”的决心回家乡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用3年时间发展棚菜种植,与战友在武汉市成立了“武汉三和源食品有限公司”,面向部队和各大院校进行果蔬配送,带动了全村人成功脱贫。先后被表彰为全县“脱贫致富带头人”“创业之星”“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武汉封城牵动了王国辉那颗滚烫的心。他想到的是封城后那么多的人吃什么?于是大年三十的清晨,他起床叫醒本村20多个村民和他一起收菜装上了这辆大卡车。晚上8时他驾的车驶入武汉市区。望着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街道无车无人,更加重了王国辉的抗役心情。


9时许,王国辉驾车驶进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卸完蔬菜已经是深夜的11点了。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他虽然与在武汉的家人近在咫尺,只得独自安排在一家宾馆休息。


第二天的大年初一,王国辉离开宾馆前和老婆链接了一个视频:“老婆你辛苦了,我又要回沈丘了。照顾好咱们的母亲、女儿和儿子。今天,你得代我给咱妈拜个年。只要武汉早一天挺起来,咱们的付出就是光荣的,”妻子幸福不停地点头时流下了眼泪,而王国辉泪水在喷出他的眼圈的那一刻迅速地关闭了视频。


封城中的武汉,让生意惨淡的饮食业绝大多数都关了门。可有一家被人们称呼的“李小妹”的快餐店却一直忙个不停。就是这家很小很小的小店,每天要将1000多份盒饭,供给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而且不卖高价只收成本费。一份盒饭体现出一份朴实的奉献;一份盒饭表达了武汉人抗击新冠病毒的信心和决心,更传递着一种仁爱的奉献精神。


位于宏图大道的武汉卓尔万豪酒店,在抗病毒、战疫情中接纳了近400多名医护人员。在交通封堵的大年初三下午,一个农民开着一辆电动三轮农用车来到了这里,向酒店的工作人员说:“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恰逢春节又遇疫情道路封堵,我送些新鲜的蔬菜来,也算我这个农民为抗疫情作出的一点微薄贡献。”


当酒店的工作人员将车上24箱蔬菜卸下来给钱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要的同时,还道歉地说道:“我知道你们什么都不缺,现在缺的是蔬菜,可我只有这么多了,我只能说这是最新鲜的!”


酒店的员工中有人认出了这个质朴的菜农叫秦师傅,曾经给酒店送过菜,从他家到酒店有40多公里。员工们看到那些新鲜的蔬菜,又看到秦师傅被寒风冻得通红发紫的脸和手,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质朴的秦师傅所感动。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这场疫情让我们深刻地看到了平凡的人群中珍藏着的那种伟大的崇高精神。那片片菜叶,犹如五彩的珍珠让困难中的人们永远珍惜。他们虽然普通,虽然朴实,但他们的精神特别地了不起!这些普通人身上所展示出的正能量,可称得上是典雅而发光的心灵觉醒,是一种情感地燃烧,一种思想的光芒,一种真美善的绽放。它让我们温暖,让我们舒心,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力量。


我在采访中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向我提出了一个个实在的问题:国家有难,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在这里,我从他(她)们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扛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同心同德奉献爱心。


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国人、同胞都是这样做的。不是吗?哪怕是在假期,科研人员分析研究病毒日夜兼程;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在前线把患者当亲人;警察风霜雪雨值守来净化环境;厨师给医护工作人员和患者们烹饪;建设队伍为增添病床建造医院日夜奋战向前推进。有菜的送菜,有钱的捐钱,有物资的捐物资……我们万众一心,砥砺前行,齐心合力就能战胜疫情,就能扛下灾难渡过难关,用我们民族的先进文明撑起这片天,让全世界都为我们奋发向上抗击疫情点赞。



国家队尽锐出战,接管重症病区。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共度时艰的日子里,380多个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汇聚湖北、汇集武汉,成为抗击疫情的“天兵”。他们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在战疫情的最前线。


在这个共度时艰的时刻,一位位逆行在防疫前线的他和她们,成为我们对白衣天使更生动的认识和敬意。


在这次抗疫中,从主动请缨的白衣天使,到南来北往奔波在空中的空姐和路上的列车员,在战疫中给武汉带来了别样的感动和迸发出不可战胜的力量。


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义无反顾冲在防疫最前线;63岁的郑杨教授驻守在重症疗区;95后朱海秀拒绝在镜头前向爸妈报平安,为的是不让自己的眼泪让爸妈看见;20岁的刘家怡投身武汉方舱医院的战疫现场,这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又一代的担当,成为武汉战疫中最大的希望。


还有,正值青春年华的白衣天使们,也正是爱美的年令。她们为保护更多的人不惜剪掉长发,用天职来定义美的概念延伸。纸尿裤的不适,工作中长达9个多小时不能吃不能喝的硬拼,那一张张被口罩勒伤的脸、一双双被消毒水泡烂的手,敬业的精神与怀揣的医者仁心,这些点滴记录着悬壶济世者们的艰辛和耕耘。


一位从天津来抗役的母亲写给5岁儿子的信中,袒露出的心声是:“儿子,妈没有照顾好你,只能等疫情过去后,妈妈再来给你讲讲什么叫共产党员,什么叫中国精神!”


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护士长陈静,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年前,女儿面临中考出征利比里亚,两年前,女儿进入高考倒计时随和平方舟远航。两次出征,女儿对陈静说的是同一句话:“妈妈,那儿更需要您!我们都要考出好成绩!”


那年,上海评选出首届“仁心护士奖”。颁奖词对陈静的评价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面对患者她付出的是一丝真情,一份关爱,舍小家为大家,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无时无刻不在奉献!”


当她把一位老大爷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刚刚能够自主呼吸的时候,老大爷就急切地询问患病妻子的状况。并提出要求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与妻子同一个病房去。


为了让老大爷安心治疗,陈静让普通病房的同事时常拍一些他老伴的视频。他老伴“你一定要好好听医生的话,我们争取一起出院!”的话语,让老大爷第一次露出了笑容。老夫妻的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感情让整个病房都深受感动。


为了战疫,一个个在不舍的泪光中与亲人别离,又在坚守岗位中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藏在心底。他们为了祖国的需要,为了人民的利益,把个人的情感,用国家的情怀书写出在抗役中最美的史诗。


在武汉,还有小女孩为抗役天使们的小孩当“临时妈妈”的故事,那“雨衣妹”奔赴武汉为医护人员做饭的故事,那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里驰援武汉奋战在第一线的部队官兵用温情点燃患者生存希望的故事……太多太多,简直目不暇接。也正是这些勇士们,奋战在抗役的岗位上,磅礴出他们的正能量。


最感动天地的是一些医护人员在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中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在抗役中献出了生命。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武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武汉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等,他们用生命写出了医生的大爱无疆,他们用鲜血染红了抗役的旗帜。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为共和国庄严的五星红旗再一次染上了血的风采。


他们倒下了不再起来,他们也不可能再回来,他们把自己热血和身躯融入在共和国的土壤里!这就是今天的白衣天使英雄们们的用生命写出的忠诚和至爱!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一院、北大三院、北大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这六支“国家队”,成建制接管了重症病区。这是在为武汉提高病患收治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采取的集中优势力量的举措。


六支“国家队”的领队都是领导带队,亲率重症、呼吸等顶尖的专科医护专家,按照“一人一案”来制定医疗救治方案。他们用极大的热情来提高科学救治的精准性。


刘新民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他的团队具有较强的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他本身则是一位用“水准原点”传承与创新和“厚德尚道”不断追求卓越的专家。


姜保国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与党委书记赵越所带的医疗队都是有非常丰富的重症抢救经验的团队。姜保国则是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在国内的顶尖专家。


乔杰院士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她的医疗队来自全院20多个科室的骨干专家。乔杰在创建新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和提高疑难不孕患者治疗成功率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所带的医疗队是一个多学科的医疗团队,在综合诊治方面有较大优势。张抒扬本人则是在开展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取得成果,2009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所带的医疗队,在相关疾病护理方面非常有经验,而且在救治老年重症患者方面经验丰富。王建业主持、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规范化诊治方案的研究”,为我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疗提供循证医学指南。


中日友好医院由党委书记周军带队。医院有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此次呼吸重症的专家都驰援来了武汉。


除了这些顶尖的国家队之外,“东齐鲁、西华西”,“北协和、南湘雅”等多批医疗队都驰援武汉来了。新华社在播发这篇报道时把它们称为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的“百年老店”,是20世纪30年代就闻名中华的医学教育四大品牌。它们从历史到今天不断刷新中国医学教育的高度。有网友戏称:“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是中国医疗界最顶尖的王炸”。


这些顶尖的医疗队尽锐出战,就是要争分夺秒降低病死率。这些顶尖的科技人才不仅仅给武汉带来了一流的救治力量,更重要的是将防控新冠病毒的科学定义在每个患者面前解释的淋漓酣畅。


当“2019新型冠状病毒”许多的感染患者治愈出院的时候,每个患者的感恩之情是无法形容的。56岁的许世庆是一名保安,业余时间喜欢找歌友们一起唱歌,这也是他被感染的唯一途径。在病愈出院的这一天,许世庆告诉记者:“现在看到这么多顶尖的医生护士来驰援武汉,这是武汉人的福气,是党和国家对病毒防控的重视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厚爱,看到他们那种精准的医术和热诚的医护每个患者都是全身心的感动。”还有一些患者在走出隔离病房时,那种“红雨随心翻作浪”的喜悦心情,把“青山着意化为桥”的情景交融在一起,唱出了他们心中的一首“为了谁”。


这次的歌词不再是“泥巴裹着裤腿,汗水湿透衣背……”,而是他们改编的“防护服裹满全身,汗水湿透衣背,为了家、国安危,我的兄弟姐妹……你们的多少苦和累,换来了我们的健康回家归,我的兄弟姐妹……”



武汉的疫情拐点在哪?封城后确诊病例不断攀升的严峻形势。成为国人关注、武汉人关切的大事情,也是海内外有良知的人们都希望得到的信息。


在这里,我们只能用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在公开课上的一席话来告诉每一个关心疫情的人:“这次肺炎最好的形势是2—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如果控制失败,病毒将席卷全球;如果胶着: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


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不能不使武汉面临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难怪钟南山院士在谈到武汉的防控形势时一度哽咽!


2月6日上午,武汉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从新闻报道的言辞来分析,措辞非常严厉,是对疫情防控下了一个死命令!


这是一个肺炎疫情的全面排查动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了这个会议。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她一直坐镇武汉指挥战斗。


孙春兰部署全力抓好源头防控,要求武汉市要举全市之力来对居住在武汉的人口进行入户排查。把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落实在辖区、行业、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上,她要求强化网格化管理,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把排查出的“四类人”第一时间送往隔离点和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首访负责制。


也就是说,武汉市的疫情防控要像防汛查险那样,开展地毯式地普查、清查和排查。就是要从措施上,将所有人都要查到。


孙春兰的这个部署,不仅仅体现中央对武汉疫情的重视程度,更是在组织一次重大的战役行动,是打响了一场向新型冠状病毒展开围剿聚歼的战役。


孙春兰还强调:“要以战时状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坚决履行好属地责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战时状态决不能当逃兵,否则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大家要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解决措施不精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孙春兰的这个部署,为武汉的抗役强化了责任,整肃了纪律。成为一个阶段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走向。


在这里,我们借李兰娟院土的一席话,来前瞻国家今后的主体意愿走向:“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留给保家卫国的军警战士……实业界科技界在这次疫情中是以亿为单位进行捐赠,应该让每一个国人警醒实业救国、科技强国。今后一定不要再出现病疫来了想起钟南山,战争来了想到解放军,被抢劫想到警察,有困难想到政府;没事的时候,动不动搞医闹,犯了酒驾骂警察,排队的时候反对军人优先,不高兴的时候骂共产党要求人人平等。


这次灾难来临的时候,是我们的军人和警察,是我们的医护人员,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与病魔、与灾难作殊死的抗争,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首首生命的赞歌!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值得平时点赞和推崇的人?毎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燃亮自己的心灯,向这些迎向危难,勇于担当,守护安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呵护百姓生命的英雄们致敬!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党的领导核心;看到了政府执政的能力;看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看到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看到了广泛的爱国热情;看到了不惧危险的群体英雄;看到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看到了雷历风行的军警;看到了十四亿人令行禁止;看到了势不可挡的中华复兴。生活在这样的国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世界绝无第二。”


武汉的抗役形势已经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最后,借助一位伟人的诗句来结束本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武汉,一定能迅速取得防控“新冠病毒”的胜利,让美丽的江城再度绽放出耀眼的七彩之光。


——2020年2月15日第一稿,25日凌晨第二稿


参考资料


1.最新疫情 国内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 新浪网


2.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野生动物  . 新浪网


3.武汉全市公交地铁将停运 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关闭  . 新浪网


4.国家卫健委:国内新增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发布  . 新浪网


5.WHO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新浪网


6.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发布 新浪网


————


《被感染的女大学生》


曹璐拖着自己的行李箱无精打采地在校园的路上走着。


她今天的心情特别不好,一份“策划方案”本身就够她很烦,可刚刚传来消息说明天下午的航班被不明的原因取消,这意味着她已经不能乘航班离开武汉。好在辅导老师在博士生公寓给她要了一个房间。她只能先将自己的用品搬过去,是回家还是在武汉过年根据情况再作打算。


博士生公寓离她现在的学生宿舍很远,本科生的宿舍与公寓那是不可比的条件,至少不是上下铺,而且能够拥有一个七八平米的独处空间。因此曹璐收拾了一下开始了转移搬迁。


一路上,曹璐对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的学校风光没有心情欣赏。在这所美丽的学校生活了三年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孤独落魄”过。


走过繁华的樱花大道,美轮美奂的建筑物和相映成趣的樱花树掩映着曲径通幽的情人坡。每当深秋的时候,梧桐落叶和金黄的银杏叶仿佛给情人坡铺上了一层地毯,那种美的感受简直令人晕眩。


与情人坡相连的是一片树林,记录着年轻人美丽的梦幻与憧憬,月老般的大树也不知成对了多少恋人;这里更不知有多少牵线搭桥的媒妁人;哪怕素不相识,在林子中寻觅久了,就能找到知己。所以都说情人坡林子是恋爱最容易成功的地方,并且没有之一。每当傍晚,一对对恋人在这里倾诉衷肠,那种升腾的热度可以持续到天亮。


曹璐来到了情人坡,她无暇感慨这里曾经的人少还是人多。她有些疲惫地走着、走着。心里“恨死了”这个“策划方案”。要不是这个方案羁绊,她早已回到了家,在爸妈面前完全是一副宝贝心肝的样款。曹璐想到这里,一种忧伤的表情挂在了脸面。


曹璐是一个经济管理专业大(四)的学生,本来她可以提前几天回家过年,可刚准备回家的时候接到了实习单位通知,要她春节前必须提交一份“策划方案”。为了让实习单位对她这个“员工”刮目相看,也为了在实习前练练手闯过“上岗”的第一关,她咬咬牙留在了武汉。有导师的指导,她相信一定能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给用人单位一个满意的答卷。


虽然这要耽误自己回家的时间,可想想年轻人也无所谓在不在家过年。因此赶制策划方案的这些天,白天有事混着时间挺好消磨,可到了晚上,整个学生宿舍楼没有几个人就显得很孤单。寒风“嗖嗖”地嘶吼和拍打窗门的声音,让曹璐窝在被子中不免有些孤零零。加上甚嚣尘上的新冠病毒疫情,曹璐想家了,而且突然间是那种迫切的心情。


也许,这就是乡愁,这就是思念。


乡愁有很多比喻,这种把一事物看成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段,在曹璐的写作语言中也平凡地出现。她常常把乡愁比作是一种习惯,有时也比美酒、圆月和蓝天,甚至比作一片枯叶……无论怎样比喻,都是突出对家乡的情感,对家人的眷恋。


远离故乡的游子、流浪者,谁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对家人思念是人类永恒的一种情感,也是情理之中的血缘牵连。现在的曹璐身在异乡,在这寒冷的冬天,独处一人怎么不流露出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


曹璐这个时候才明白,那个有自己爸妈的城市,才是镶嵌自己生命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自己童年的欢乐,也有少年的疯狂和步入青年的梦想,更是在刚刚涉世中挥洒过热情的惆怅。这个地方,无论自己走到哪,都将是永远忧思萦绕的第一故乡。


曹璐来到公寓打开房间将自己的行李箱放下,来到窗前打开窗户看了看窗外的灯光,又回到床铺上审视了一下房间的摆设,刚想一觉睡到明天大天亮,却又冒出了回家的愿望。她想了想,今天是1月22号,农历腊月28日,虽然明天没有了航班,如果抢到明天的动车票。明天夜晚或者后天早上到家,正好是爸妈在家休假,这个时间的对接是多么潜洽。


她打开抢票软件,抢了上午和下午的几个车次都没抢到票,伤心地说了句:“这票怎么就我抢不到?”说完又抱着侥幸继续抢。也不知是上帝保佑还是命运调侃,竟然抢到了一张明天早上6:40的动车票。


不管什么时段,只要有票就好。车票到手的喜悦,又一次让她拉起了行李箱,几乎是带跑地冲出了公寓。她恨不能一下子就赶到车站,看看那一辆辆动车在铁道上飞奔那该多么开心。在经过超市的时候,她想到自己还需要带点吃的,就在超市买了一些副食,又去买了一包她喜欢的“周黑鸭”,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提着食品袋向着公交站点跑去。


这个时间公交车肯定是没有了,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能够拦一辆巴士车送她去火车站。凌晨的寒气逼人,北风刷在脸上像针刺一样。公交站点已经没有了候车的人,在这里,只能听到大风卷起地上的枯叶发出“嗤嗤”的响声。


曹璐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用围巾重新把帽沿系紧,坐在条凳上,也不知等车的时间短长,只得拿出手机来消磨时光。


打开手机界面,一条赫然的新闻马上跳入眼帘。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挥部公告:为了阻断病毒源传染,本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


她犹如“五雷轰顶”。这什么事啊,怎么不愉快的事情都发生在自己身上?刚刚抢到票又出现停运?她有些不甘心,她要继续在这等,赌赌自己的运气,只要巴士把她送到车站,她就要试试有没有挤上车的可能。这就叫“人不到黄河不死心”。


可是等啊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也没有看见巴士车影。


她有些绝望,就像走在了武功山的绝望坡上。两侧的悬崖峭壁,脚下狭窄的山路凌空崎岖,让人心生绝望只能手脚并用缓慢爬行。哪怕沿途的风景奇特,风光旖旎如入仙境,可是,那种惧怕,那种担心让再美的景致也没有了欣赏心情。


曹璐只能伤感地拖着行李箱再次回到了公寓。她躺在床上,比任何时候都思念那个把她呵护成“乖乖宝”的暖融融家庭。可是现在,一纸封城公告又将她拦下,让她回不了呵护她的地方。


她想给爸妈打个电话,将自己倒霉的心情来一次洗刷,可这个时候她又不忍心吵醒他们。她只能将孤独想家的思念强忍下来,待天亮后再将怎样想家的心情告诉他们。


曹璐很快进入了梦乡。她梦见和爸妈在一起,在森林公园里游逛。那秀丽的石峰,高耸挺拔的红松和那些奇花异草相互掩映,环境清幽香气袭人。还有那些山泉叠落的瀑布群和神秘的林海雪原意境以及异兽珍禽,森林公园成为了这里的人间天堂、美丽胜景。


突然,清脆的手机铃声把她从梦境中叫醒,她翻了一个身,拿着手机糊里糊涂的说道:“谁啊?不省心,打断了我的好梦你要负责任。”说完就掐断了电话。


可刚将手机放下,手机的铃声又响了。曹璐抓起电话,不耐烦地:“还有完没完,我还没睡醒呢!”


这一次曹璐慢了半拍,手机里面传来了她妈妈的声音:“璐璐,妈想你,你连妈的电话都不接啦!”曹璐这才睁开眼看见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9点整,急忙地:“妈,妈妈喊叫了起来……”


这是她第一次准备在外地过年,也是她第一次直面“新冠病毒”灾难。说不害怕是假,听到妈妈的叫声,不知是什么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让她不由自主地哽咽起来。


妈妈安慰她。曹璐强忍着眼泪。想想这是工作的需要才留守江城,也是自己追梦的决定。为了掩饰好自己,她只能静下心来听着妈妈对她的叮咛。


面对病毒传染扩散,即使母女连心,相隔千里做妈的也只能反复提醒女儿加倍小心,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被感染了这个毒症。


曹璐记住了妈妈对她的提醒,和妈通完话,立刻戴上口罩,全副武装开始在校内的药店采购防护药品。


她将防护病毒的洗手液、84消毒液、酒精和一些降烧抗病毒的药品选了一大包,正在结算的时候,便听见一个经理模样的人和进门的顾客在高声谈论。原来是校内的员工家属匆匆赶来,想要多买一些口罩和各类防护用品。


“我们这里已经开始限量,要留一些预防的口罩和用品给后来的人?”“疫情严重相信政府一定会马上解决大家的需求!”身穿白大褂的那个经理模样的人耐心地解释着。


曹璐结完帐正要离开的时候,经理叫住了她。用眼神瞄向门外的几个顾客说道:“姑娘,那几位没戴口罩,你离他们远点。”


曹璐心里暖暖的,这是她在封城后收获的第一份善意提醒。她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仁爱精神。


天气阴阴的,气温很低。曹璐走出药店,又来到超市。先在水果摊前买了些香蕉和橘子,在买水果时顺口问了句:“这超市什么时候停业?”水果摊营业员指了指超市门口的牌子笑说道:“我们这是24小时超市店,不停业。”


曹璐听出了水果摊营业员的口音,也是一个在武汉的外乡人。随后买了些自己喜欢的副食就回了公寓,她在回公寓的路上叫了外卖。


除夕晚上,她在公寓里看“春节联欢”直播,别出心裁地录了一个大年初一给爸妈拜年的视频。因为曹璐从小爱好舞蹈,她要用舞蹈拜年给爸妈一个开心。


在公寓里宅了二天,除了睡觉就是玩电脑,听听音乐跳跳舞蹈。正月初三这天,曹璐觉得天天吃外卖也太单调,她戴上口罩,围上围巾出了公寓想找个西餐的地方来陶冶一下心情。


久违的阳光洒在了地面,暖融融的。心情随着阳光也有些心花怒放。她将口罩摘了下来,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来增加自己的肺合量。


可就在这时,在不远的家属宿舍的路上,两个老人相互搀扶着在艰难行走,看那吃力费劲的样子,肯定是其中的一个生了病。


在曹璐看来,两个老人应该是爷爷奶奶的辈分。她马上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为什么要出来行走?子女或者孙子为什么没有和他们同行?


曹璐抱着恻隐之心快速地走了过去,当得知爷爷姓陈,奶奶姓孙,两个老人原本就是本校教授,其儿孙都在国外原定除夕这天回来因为封城而没有成行,从大年初一开始,孙奶奶就发烧胸闷,大过年的在家吃了一些常用药撑了两天,看着一点儿也没有好转也不好意思去麻烦别人,考虑到医院也不是太远,陈爷爷只能搀扶着孙奶奶去看医生。


曹璐毫不犹豫地搀扶着孙奶奶,体胖的孙奶奶着实让曹璐力不从心,曹璐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加之孙奶奶的反应好像越来越迟钝,曹璐只能将孙奶奶背在身上,慢慢地移动步子。走了一段,曹璐已经浑身冒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吁吁直喘。她不得不站着将裹着的围巾打开,也将面前的衣扣解开,顺便摘下了口罩。经过几次的调整,才将孙奶奶送到了医院。孙奶奶在医院检查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


学校出现了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各种排查的措施相继展开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陈爷爷是密切接触者,在医院病房隔离了一天,也因出现发烧被查出感染。学校将博士生公寓开辟为疑似病人隔离的地方,曹璐作为密切接触者要困守在自己房间隔离14天,因此只能在“封锁”的公寓接受隔离,由校方给她送来每天的饭食。


14天这对曹璐来说非常揪心。她只能拿出手机宅在宿舍内一遍遍地刷新消息,将感染者的症状一条条与自己比对,她心里经常地问自己:“我会感染吗?”


公寓被“封锁”后每天早上八点是防控员测体温的时间,然后那些防控员履行的工作程序是打扫卫生、大楼消毒、巡楼收集每个房间插卡上的意见和要求,有什么物资需求也由专人代替采购。


曹璐隔离的第5天,疯狂的北风送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大雪纷飞更增加了这座城市的疲惫与幽静,也使原本就很青春的校园一下子显得有些陌生。


曹璐靠在窗边,不由得想起家乡的大雪。每当下雪的时候,她就喜欢那种银装素裹的世界。她看到那些飞舞的飞雪有点淘气,聚集在哪就让那里出现神奇。它把小树压得弯弯的,将屋顶不容分说地堆积,把街道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人在街上走,踩在雪上面,那种脚、雪相挤的“咯吱咯吱”声音,就构成了一种特别的旋律。


曹璐看见玻璃蒙上了一层水气,看不清外面的景色。她用手将水汽擦掉,看到一片片雪花在空中飘舞的姿势,仿佛回到了淘气的童年。她心中萌生出一种冲动,打开了窗户,伸出手去抚摸那些飘到了跟前的它们。雪花落到她手里后迅速被化掉,留下的是穿心的凉意和手心的那点清水。


“好冷!”曹璐把手缩了回来。她马上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隔离的疑似病人,在这疫情严重的非常时刻,可千万不能感冒。


她关上了窗,躺在床上开始玩手机。


到了夜晚,她有些迷迷糊糊,也不知是为什么总觉得不舒服。是什么原因她自己也有说不上来。


早晨,测体温的防控员敲响了她的房门,这是她被隔离后第一次出现的状况。每次她都是做好了准备等待防控员来给她量体温。她不断地问自己:“怎么了,自己今天怎么了!”


防控员把体温器照在了她头上,看了体温后吓了一跳:37.8℃。


曹璐迅速地被救护车拉到了医院检查。这位年轻的大学生为了帮助陈爷爷、孙奶奶,核酸检测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住进了医院。


注:本篇的主人公采用化名,真实姓名隐去。


——2020年3月8日凌晨第一稿


————


作者:郭业友,笔名智博。现为湖北水利文学艺术协会理事。代表作有:《水利工程推行四制的实践与思考》载《中国水利》;《荆江分蓄洪区:具有战略地位的长江防洪工程》载《科学时报》;《建设立伟业 运用铸丰碑——纪念荆江分洪区建成50周年》载《中国水利报》;《伟大的创举,永恒的丰碑》载《荆州日报》;《荆江分蓄洪区要确保安全运用》载《中国水利》;《局长醉报》发表在《中国水利报》。《荆江分蓄洪区要确保安全运用》被收入《人民日报》“理论与实践”丛书。


另有《基于GIS栅格数据的洪水风险动态模拟在荆江分洪区的运用》发表在《河海大学学报》,《荆江分蓄洪区防洪基础信息演示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发表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长江荆江分蓄洪区历史演变、前景和风险管理》发表在《自然灾害学报》。


退休后致力于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臣道》已完成第一部《雷雨前后》约130万字,第二部《雾霾之灾》正在创作中;长篇纪实文学《荆江丰碑》(40多万字)已基本完稿。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