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 未名梦更新时间:2020-03-16 10:19:05章节字数:5300

走马镇在浓厚的书香氛围熏陶下,莉香就是随着老人走在街上,也会看到过往的文人墨客们越来越多;许多文人墨客为了能让自己家乡的故事向外流传,于是为家乡著书立传。这次她看到的故事就好像那九兄弟的故事一样,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发生了;在靠近走马镇的慈云村里面,有村民捡到一个被抛弃在路边的孤儿,好心的村民们收留了这个孤儿,并一起将他抚养长大。这位孤儿因为生来就无父无母,村民们就让他拜村中的一株黄角树作为自己的父亲,于孤儿也就有了姓氏;后来孤儿在长大后开始聪明好学,村民就都叫他黄书生,这是对他在此地文化水平的最高评价。


“难道这次是黄书生进城当官又遇到山贼了?不,怎么可能总是这种套路的故事啊,虽然山贼的治理还是没有太多成效!”莉香感叹说,虽然读书人渐渐增多起来,这里还是遥远的小镇;何况环绕小镇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想要剿灭久居此处的山贼也相当困难。只是因为镇上百姓会多过路的马帮行商多加提醒,他们会雇佣一些保镖跟随,山贼渐渐不容易下手,也就不会总是拦路打劫。“我怎么总是在考虑怎么治理山贼的问题?现在这故事山贼不是重点吧?”莉香连忙把她那些超出故事的思绪打断了,后来看着那位黄书生从自己居住的小破屋里面走出来,向着那棵黄角树走去;这位黄书生就靠着村民们的资助长大,吃着百家饭穿着百衲衣,但村民们都对他像自己亲儿子一样,谁也没看不起他,而他也想要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更要报答村民们的养育之恩。


“爹,孩儿今早来给您请安了!”黄书生眼见村中那棵黄角树就跪下来,朝着那棵黄角树磕头。莉香注意到那位黄书生的模样,他是自己在这些故事中所看到的最高颜值了,甚至因为还带着儒雅书卷气高过了那位迎娶走马镇孝顺少女的年轻兵士,那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貌若宋玉潘安。“这颜值不能浪费了啊,难道他又要邂逅一个美女?”莉香想着想着甚至突然想起了《聊斋志异》,会有美貌的妖狐来勾引英俊的书生之类,何况这位老人不就很像蒲松龄吗?不过那又是她在异想天开,这位书生还真是一门心思就铺在书本上,每天埋头苦读,深居简出的对那些村中的美女都不多看两眼。有些时候会有美貌的村姑提着一篮子鸡鸭鱼肉前来给他送饭,想引起他的注意,但他总是在答谢过村姑们的好意后就继续坐在书桌前,畅游只属于他的书山学海。


“爹,孩儿今日又读了《资治通鉴》《吕氏春秋》,怕是经义要考,让孩儿背上一段,请您听听孩儿背的如何?”黄书生对那棵老黄角树说,他是当真把老树当成自己父亲,时常到老树下,与老树交谈,让老树检验自己所学成果。那棵老黄角树好像也已经与他心有灵犀,每当他背诵课文背诵得津津有味时,老黄角树茂盛的树冠总会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来回应他。“黄书生好孝顺啊,真是我们村的孝子模范!”过路的乡亲们看到黄书生每次都对老树毕恭毕敬,真心诚意地向老树一再展示自己的虔诚的孝心,他们都会对他赞不绝口,甚至有时常给他送饭或送布料过来的村民长辈,看到都有些嫉妒黄书生有时候对待老树甚至比对待他们还要孝敬了!而黄书生日以继夜地熟读四书五经温习功课,已对能各种诗词经义滚瓜烂熟,早就能出口成章了;他而后顺利通过乡试,会试的考场设在都城,他也到了要进京赶考的时候。


但黄书生的情况与其他考生不同,他是受村民们资助长大的孤儿,本身并无什么钱财;而黄书生更是生来就注定是要去考试做官的,有些时候他也试过去帮着村民们做些农活,却拿起锄头怎么也做不好。村民都知道他勤奋好学,也不让他多帮着去下力气了,只要他能顺利考中功名,也就不枉费村民们对他的悉心栽培。


在即将进京赶考以前,黄书生又在村中各处筹集路费,虽然村民们对他纷纷慷慨解囊,但黄书生算来算去,总还是差了一点盘缠。黄书生再三考虑又来到了走马书院中,他因为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也在走马书院中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因为欠缺学费,他又心地善良不想再让乡亲们破费,也不想无缘无故接受山长免费让他在此求学的好意;于是向山长提出,他愿意回家自学,山长担心他这个寒门学子得不到应有的良好栽培,还时常去往他家里,帮助他辅导课业。于是黄书生的优异表现就常常引得书院中一些有钱学子眼红,于是他们看到黄书生过来,也都对他冷嘲热讽嘲笑他穷酸;这里面也有不少已经考中会试的考生,他们的行囊中都被父母塞满了路费,也有好马好车送他们进京。


“那穷酸汉又来要饭了,瞧他那一身破布,好叫人笑话!”有几个学子看到他走进来就对他取笑说,黄书生对他们的嘲笑充耳不闻,就朝着山长在书院中的办公场所走去;他如今进京赶考的确有些难处,但他想即使不得不向山长借一些银两,只要他能考取功名,就会想方设法还钱;而即使不能考取,他也想好哪怕是做苦工也要还上钱,他绝对不能辜负乡亲们对他的栽培和山长的期望。


“像他这样有困难的学生古代应该多得去了,难道当地政府就不能补贴他一下?他要是成绩特别优异,也给他免收学杂费啊!”莉香看到这里又想,当然各个时期的政府的政策不同,兴许政府并不了解黄书生面临的困难也可能,“不过这里的学生也太不像话了吧,那个李大人要是知道这书院后面培养出这种学子来,他不得被气活了啊!”莉香无奈地摇头,她也没办法跑到黄书生身后去指责一些那些看不起他的势利学子,幸好黄书生完全不在意这些讥笑,他深知没必要与那些趾高气扬的人争个什么,为能考取功名,他也甘愿忍辱负重;而山长听到黄书生的敲门声走出来,这就是老人变化的那个中年儒生,他询问过黄书生所需的难处后,也立刻找了些银钱给他。“我便只能资助你这些钱了,孩子,虽很想再多拿些给你,可我儿也要进京;那孩儿娇生惯养,又偏不要省吃俭用!”山长朝他无奈地说,但黄书生却摇摇头。“山长,学生已得了您的好意,这些便足矣,学生不能再贪多了!”


黄书生走出来,那些富家学子又围住他,其中有个最嚣张的学子瞪了瞪他,又大摇大摆地朝他插着腰。“小子,你缺钱赶考是不是?要是你向大爷我磕几个响头,我便赏你一袋银子!”“我只对父亲磕头,又岂能因施舍之财折腰?”黄书生断然回绝,而且回答时满脸英气,让那富家学子气不打一处来。“好啊,小白脸不识抬举,你就要饭要到京城去好了!”他们若不是看到山长就站在后面,有几个学子都已经抡起拳头了。山长又对黄书生一再抱歉,但黄书生根本不在意这些比起顺利考取功名来说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他还一再对山长平常的照顾不停道谢。


虽然路费不够,但黄书生还是决定要启程进京;就算只能靠步行乃至到了京城后住不起客栈,黄书生也是过惯了这苦日子,他想若有好心人能让他在马棚睡上几晚也罢,只要能进入考场参加考试。黄书生决定明日就启程,于是他又往回走去,再次来到那棵老黄角树下面,再次敬拜那棵老黄角树,就当是对他的父亲辞行。“父亲,孩儿此行,虽无盘缠在身,人不堪其忧,孩儿厚颜以颜回自比,不改其乐。然临别,孩儿恳请父亲指点,若此次孩儿能高中,父亲颔首即可。”黄书生对老黄角树十分依依不舍地道,也诚恳地请求老黄角树能为他指出一条改变出身的明路;老黄角树果然又听到了他的恳求,摇晃着树冠发出沙沙响声,四周却并无风来吹树叶;黄书生也以为老黄角树显灵了,再朝它拜了又拜。


在道别后,黄书生就心满意足地回到家中安歇,为明日赶考做好准备,他就把筹集到的为数不多的铜板与一些衣物扎成包裹,但这样他的行李也实在少得可怜更是相当寒碜。莉香看到他就这样安睡过去,也不禁觉得十分遗憾。“就算他能克服辛苦走到京城去,但是从这里过去路上还要翻山越岭吧,最近山贼不容易打劫有钱雇保镖的人了,那他要是只身一人从山道上过去就相当危险了吧?老人家,您刚才不是变成山长了吗?怎么不干脆拿几个金元宝给他啊?”“不急不急,黄书生一直为他父亲尽孝,他父亲岂能不回报他孩儿的这番孝心呢?”老人却毫不担忧地微笑,莉香回过头去,突然惊叫了一声,她看到那棵老树在夜幕下发出闪烁的祥光;从树下走出一位拄着拐杖身穿华服的老人,他朝着黄书生的住所走去。


“孩儿,为父本是这老黄角树吸纳天地精华修成的地仙,原来不与凡人有任何瓜葛,也从来不认得你!为父原以为村民只是为方便称呼,才让你姓黄,让你认了我这本相为父!然为父没想到的是,你去真将为父这棵老树视作你亲生父亲般尽心尽孝,每日对为父磕头请安,背诵诗文,为父因你的孝心大为感动,实在是要出来解你燃眉之急了!”地仙老人对黄书生不住赞叹道,看着熟睡的黄书生却又无奈地叹息,“但恳请你原谅为父,我不能现身与你相见,本来干涉凡间俗事是有违天条,不过为父即便违反天条,也要助你考取功名利禄;神仙源于凡人信仰,若无你来信仰我,我又岂能被称作神仙!”老人说完将手杖一挥,黄书生桌上立刻就多出两袋银两,门前也多出一匹千里马。


“哎,我若违反天条被仙界降罪,便要道行尽失被打回原形了,然为父是绝不后悔助你的!为父知道你身上有文昌星君所赐洪福,必会高中三甲之内,为父岂能让你这栋梁之才就此浪费!不过望你考中之后,念及为父这份恩情,再回乡来对为父念一念你又看到的新书;那为父便是做一株普通老树,那也知足常乐了,为父在凡间竟会得你这样一个孝顺孩儿,这又岂是哪位地仙能有的洪福!”地仙老人说完又哈哈大笑,转身回到了老黄角树的树干里,而从此这棵老树就如平常树木那样,再看不到它发出祥光祥云了。“哎,看来那些神仙都是没良心的,好不容易有他这样照顾凡人的好神仙,也被其他神仙给弄没了!”莉香又不禁感到遗憾也有些失望,想到那九兄弟的故事,她还真想给这样好神仙打抱不平。


“姑娘,你可还记得老地仙所说,若无凡人信仰,他又岂会被称作神仙?他就是做回一棵老树,但只要他的孩儿还记得他的恩情,那他一样还能继续当他的神仙!何况,这孩子是注定如有神助,上苍自会眷顾如他这般将成栋梁之才的九龙后裔!”老人却抚摸着胡须含笑回答,又让莉香把目光转回去;于是待到第二天清早,黄书生一觉醒来,看到桌上的银两与门外的马匹,两眼发呆。“爹,是您来看孩儿了吗?”他愣了愣又激动万分地大声说,想起老黄角树每次对他发出慈爱的沙沙声,还有昨晚的无风自动,急忙把银两包袱都收拾好,就牵着马匹走出门去。街上的乡亲们看到黄书生竟然带着银两和马匹启程,也都目瞪口呆,但想到黄书生这下就能顺利进京赶考,又纷纷过来对他道贺。


“黄书生,你这马匹银两是哪位好心人资助你的?”有乡亲过来好奇地问,再则黄书生若要得了山长资助,又岂会留下这个神妙的故事?有时候便无巧不成书,黄书生就注定要考取功名时如有神助,这才有这个故事!”老人却抚了抚长须摇头一笑,黄书生向着每个对他询问的乡亲都回答,这是他的父亲所赐;无论他是否考取功名,今后都定会终生孝敬他的老父亲。


“孩儿多谢父亲恩赐!”黄书生牵着马匹来到树下,又朝着老黄角树拜了又拜,磕了三个响头,只是黄角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再摇动树冠回答他,“难道父亲……不,孩儿明白了!”也不知黄书生究竟在那时候想明白了什么道理,他随后牵着马匹踏上了进京赶考的旅程;如有神助对黄书生来说果然十分贴切,黄书生走到半路的时候,又遇到那个跑来嘲笑他的富家学子。“你哪来的这些钱还有这匹好马啊?我看你是偷的吧?你不老实交代清楚,我就让我爹到城里去把你告了,叫捕快过来捉拿你!”“是我爹赐我的,你休要再胡搅蛮缠!”黄书生又义正言辞地道,而正在这时,那棵远远目送黄书生的老黄角树蓦然发出一片祥光来;全村人都有目共睹,老树的苍劲的枝干蓦然伸长,朝着那些嘲笑黄书生的富家学子席卷过来。


“有鬼啊,有鬼啊!”那些学子吓得惊叫逃跑,也不再敢阻拦黄书生的去路了,黄书生顺利到达京城进入考场,路上根本没有任何山贼出没。“还真是有神仙当靠山啊!”莉香啧啧称赞,而这个故事的结局也同样美好。黄书生顺利通过京城的会试与殿试,金榜题名并且高中榜眼;当他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地回到家乡时,所有的乡亲们都纷纷出来,沿街对他欢呼庆贺。这其中也有那些从前看不起他的学子,虽然他们同样进京赶考了,但是谁都没能中举;他们看到骑在马上的黄书生真像看到神仙下凡一般,不断对他磕头恳请他饶恕。黄书生就好比受到国君器重回到家乡的苏秦,他对这些过往全不计较,只是希望村中今后能善待他的老父亲黄角树;虽然他现在能回乡看一看,但被皇上钦点,也还是要回到朝廷里去做官的。


于是村民们将老黄角树视作村中的神仙,祭拜老树的香火往后络绎不绝,在很多年后还会有村民在提起高中榜眼的黄书生时,会朝着老黄角树背诵黄书生当年返乡时对老黄角树背诵的《孝经》中的选段:“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一代又一代的当地人以孝道为荣,这些故事又一次在慈云村与走马镇中被传为佳话,当地百姓们都对父母孝顺有加,也被途径这里的马帮将他们的故事带到了全国各地。


“这些故事的结果越来越好了!”莉香想到,她也不禁想起好久没见的父母,“老人家,您还有故事吗?”“你若是还想听的话,姑娘,我就再讲一个!”老人含笑回答了莉香的话,他也对莉香对这些故事不断的开悟越发满意,“不过听完这个故事以后,你就可以做出决定,是否要成为九龙后裔了!”老人说完又转身往前走,莉香跟着他继续往前;这次是她抬头往空中看了看,九条神龙还在空中腾云驾雾,好像摆着龙须举起巨爪朝她挥手。莉香吓了一跳,转眼她就出现在一座湖畔,听到有人在朝着湖畔走过来。

第一卷 正文
- 收起
为该书点评
系统已有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更多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