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愫愫回娘家把要开木器店的计划对父亲说了,父亲一听果然满心欢喜。原来他正为桶厂生产的木器销售伤脑筋,也正为女儿愫愫的忧伤牵肠挂肚。如今愫愫不但不再沉湎在悲伤之中,还承担起了李家的生活担子,而且桶厂的木器也有了店面代售,这真是大好事呀!
于是,他当即就派了长工来李家帮忙把围墙打通,辟了一间店面。又派小根把木器一担担送来,并协助愫愫料理店面开张事宜。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诸事具备后,就择了个吉日,把“李家木器店”的牌子挂了出来。
木器店开张后,一来由于愫愫美丽端庄,贤惠能干,不幸遭遇让人同情;二来她待人谦和,买卖公道,又肯怜贫惜孤,赊欠周济人。所以人们都愿意光顾她的店铺,就连进山来收购土特产的商贩们也都喜欢在她的店里订货。因此店铺的生意做得很是红火。
自从有了店铺打理后,愫愫心中的悲伤减少好些了。她一面忙于照顾生意,一面也不忘到对婆婆嘘寒问暖,陪婆婆说话解闷。同时,她对阿香也是关怀备至,从不对她摆主人架子。李母看到愫愫贤惠孝顺,又看到阿香勤俭忠心,李家渐渐又有了兴旺之象,在高兴之时便把痛念耀林的心也慢慢宽解些了。而愫愫呢,即使有时候在夜深人静之时,也难免陷入悲伤的境地,但她只要从衣柜底拿出那件缝有耀林留给她的纸条的衣服,捧着它贴在心胸上,想着以前与耀林的点点滴滴,她的心很快就会平静下来了,并且慢慢地就能入睡了。
小根呢,则负责送货上门。每次送货来,他都要抽出空来帮李家做些担水,劈柴之类的粗重活路。他勤快老实,又谦嘴巴甜,因此很得李母喜爱,老人家常常用一种对待儿子般的心来疼惜他。
小根虽则心里仍充满着忧伤和痛苦,但见到愫愫似乎已变得平静下来,,已不再沉湎在痛苦中了,他便也觉得心里轻松了好些。而且,就这样能够经常见到心爱的人,他已感到非常满足了。还有什么奢求呢?空闲之余,他仍常常吹笛,聊寄对愫愫的痴情。但他的笛声已不似从前那样凄伤了。
在愫愫方面,虽然不免也时常为小根那孤单的身影和痴恋的眼神勾起了童年的往事,那些甜蜜,温馨,快乐的往事也常常令她凝神默想,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但那些往事除了使她对他起一种怜悯和对自己的命运起一种叹息外,别的什么也都没有了。
至于贵文,见愫愫似乎找到了今后生活的道路,大有终生呆在李家之意,则不由隐隐地现出些忧郁来。但他不再劝说愫愫,而是一有空便到李家来走动,把关心和安慰献给李母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忧郁显露给愫愫知道。李母不明就里,格外地欢迎贵文来,她觉得贵文文静善良,懂得疼惜宽慰人。尤其是耀林遇难后,贵文没少给她们安慰。故而每次贵文来,李母总是高兴得不得了,看到贵文就好象看到耀林似的。愫愫当然知道贵文的意思,但她早已把心交给耀林了,除了耀林,天下再没有第二个男子能使她的心激荡起来了。她的活着也只是为了耀林的嘱托而活着。所以,对于贵文,,她也只是淡淡地对待……
不觉又过了些时日,这天刚吃过早饭,忽然有一个女人从门外一迭声嚷进堂屋来:“大喜!老夫人,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