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重庆一行,岂止是印象深刻,一直如暮云春树念念不忘。重游雾都,便成为我近年来朝思暮想之事。
上次来时正值盛夏,重庆展现了它别具风格的山城特色,而冬日的重庆,浓雾笼罩,缭绕如画。城郭叠嶂,江岸船舶,皆在画中隐隐绰绰,朦胧似仙境。
重庆的轨道交通四通八达且别有意趣,我和友人乘坐跨越重庆四个市区的二号线,前往九龙坡。这是一条观光轨道,在地面上全线运行,具有车速慢噪音低的特点,所以是距离市民生活最近的一趟地铁。
沿途的江岸风光,忽远忽近,总让人有种身处梦幻之中的错觉。此时已是半下午时分,一缕阳光破开云雾,轨道交通在暖暖的和风中沿着山路起伏穿街入巷,或爬陡坡,或急转弯,或极速下降,又忽然近距离路过他人的屋顶、阳台和窗口,从居民楼里穿墙而过,仿佛过山车一般,带着乘客领略别样的风情趣味。若是待到夜晚,灯火辉煌的跨江大桥和洪崖洞全景,便会变戏法似的,从眼前一帧帧掠过。
地处重庆市西南部的九龙坡,在长江和嘉陵江的环抱中,成为重庆九龙半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物产到风景,无论人文历史,或是艺术生态,都有着得天独厚的魅力。
采风团的车辆,从九龙坡区黄桷坪穿行,沿途经过涂鸦街,每栋楼房的外层都经过了艺术的再加工,备显活泼生动,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贵为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亦是一道艺术风景,仿佛一个微缩版的北京798,到处是风格迥异的涂鸦作品,有趣抽象的彩色雕塑,许多画家、摄影家、设计师们慕名而来,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
而坐落于长江河畔的黄桷坪钢琴博物馆,又是另一处让人惊叹的艺术殿堂。馆内收藏了钢琴诞生以来各个时期的全世界三百多台名贵钢琴,展馆面积和收藏的古董钢琴均为世界第一。热情专业的馆长亲自解说,从音乐厅到方形钢琴区,从钢琴历史长廊到琴王区,1878年德国戈特里安史坦威牌钢琴、1876年德国坦威父子牌三角钢琴、1910年德国霍夫曼牌三角钢琴、1863年丹麦最著名钢琴品牌雷农默勒牌方形钢琴等等,每台钢琴都有它独特珍贵的价值,都足以见证钢琴家与音乐交织的历史传奇。
重庆是一个适合用双脚丈量和感受的城市,道路狭窄曲折,蜿蜒而上,麻辣鲜香的火锅,融合青砖白墙的古街,当真是千般味道,万种风情。
踏足走马古镇,便是揭开了成渝旱驿古道的历史风貌。作为古代巴蜀陆路运输的交通枢纽,古镇承载了驿站与物质集散地的重要作用。宋代始建,距今千年的历史,几番易主,历经风雨飘摇,这个地势形如骏马奔驰的古老小镇,始终屹立不倒。茶馆,背篓,书院,棒棒,每一处古香古韵的风景,都是远离繁杂城市的净土。徜徉其间,走马观花,煮一碗热茶,听一出好戏,拂过历史的风尘,遥远的走马古镇,千百年来静立于此,仿佛时光的记录者,凝望与守望着山城。
我走访过许多城市,参观过许多博物馆,或小而精致,或大而磅礴,唯独重庆让我感到神奇。当我走入利用桥下防空洞建造的建川博物馆时,我满目震惊,不可思议。这里是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时的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的所在地。冒着敌人炮火的主题雕塑,矗立在鹅公岩长江大桥旁,展现了中国人民勇敢胜利的精神之魂;二十四个防空洞打造的八个博物馆,记录了抗战时期,在重庆这片热土上铸就的波澜壮阔的血泪史。
我安静地走过每一个馆,感受那段我未曾经历却刻骨铭心的历史;我触摸墙壁两侧抗战老兵留下的血红手印,仿佛同他们一起回到那些炮火连天的岁月;我看见他们曾在黑暗里苦苦坚守的光芒,那是燎原的星火,是炽热滚烫的希望,是肃然起敬的爱戴。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短短两日的采风,仓促忙碌,颇感遗憾。
火锅是重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临行前,我们慕名来到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大开眼界与惊叹称奇,皆不足以表达我们内心的震撼。据悉,馆藏古今中外火锅器具和相关实物六百多件,上起周朝,下至现代,囊括了陶、瓷、石、银、紫砂等,燃料有木炭、蜡烛、气体等,甚至还有用动植物油作为燃料的火锅,可谓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实属国内外罕见。
什么是火锅?馆主聂赣如定义:有火有锅,围桌煮食,即为火锅。什么是重庆火锅?重庆火锅又称为麻辣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当年,牛贩子从川黔水路运牛羊来渝,并赶至江边宰杀,取其肉、骨、皮,内脏弃之不用,码头船工捡来混煮于一锅,以辣椒祛风除寒,遂成重庆麻辣火锅,亦称“水八块”。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填补了博物馆界的空白,也为巴渝饮食文化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当然,大饱眼福的同时,味蕾的渴望也是至关重要。可同时容纳六十六人涮火锅的露天火锅台,堪称天下第一火锅,满足了我们对于重庆火锅的一切幻想。采风团一行几十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以火锅盛宴结束了这一趟意义深远的难忘旅行。
爱上一座城很简单,一个人,一处风景,一道美食,皆是留恋的理由。
牵笮沂九龙,思君下渝州。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